【盘点】诺兰信条豆瓣影评

今天给各位分享诺兰的信条评分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诺兰信条豆瓣影评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为什么有人会提出“《信条》会将成为诺兰评分最低的电影”这种观点?

首先我要说一个前提:设定好坏并不影响作品质量,很多好的文艺作品设定就是天马行空,比如哈利波特,比如三体,但并不妨碍它们的出色和经典。

故事好看,而故事好看又有一个重要的前提,就是故事中的人物行为符合逻辑,做出选择时有着让人信服的动机,能够让观众相信:这事是这个角色能干出来的。所以丰满的人物形象,才能推进故事合理发展。

哈利波特虽然是魔法世界,但马尔福这种色厉内荏的富二代、罗恩这种家境幸福但因为总是活在其他人光环下,内心深处的小嫉妒,斯内普这种各个方面都很败坏,但唯独一生只爱一人,佩妮一家刻薄但又不失底线,都很容易在身边找到原型,这就让人物丰满起来,之后他们做的事也就让人信服。

三体也是,罗辑、大史、章北海、程心等等,都各有各的性格,再做出不同选择时都是根据其性格出发,拿罗辑来说,他其实是一个比较冷血的人,压根没把三体危机当成自己的事,而只有在唯一在乎的庄颜离开后,他才开始承担责任,所以他的转变完全说得通,按术语来说,这好像叫人物弧光。

扯远了,回到信条本身,我想请问:信条中各个角色的性格是什么?信条中所有人性格都扁平得如同被二向箔击中一般,成为了诺兰叙事手法的工具,这显然本末倒置了,而人物性格的缺失进一步导致了人物做事的动机难以让人信服。

还是先举个反例,诺兰的致命魔术。杰克曼与贝尔最初来自于同行相轻和争胜心,而引爆点是贝尔装逼失败,害死了杰克曼的未婚妻,于是两个人开展了长达一生的报复和反报复,杀妻之恨,这就让杰克曼的动机非常充分。

无极里谢霆锋因为张柏芝骗他一馒头就黑化了,然后指责张“你让我失去了做好人的权利”,这就非常牵强。回到信条,拿男主来说,作为一名特工,他在执行任务时莫名其妙成了侠客,怎么着都要保护女主。你说他是爱上女主了?在全片的互动中,并没有交代出他和女主有啥火花,连小手都没摸过,所以一个职业特工为什么突然圣母心发作呢?全片并没有说,说真的,你用个十几秒说男主色迷心窍,馋人家大 *** ,也比现在好。

而反派更搞笑一些,作为一个立志毁灭世界的军火大鳄,为了不和老婆离婚,他的方式居然是拿报警威胁老婆,你一个军火商拿报警威胁人?黑道的尊严呢?

公路追车那段,军火商拿枪指着女主,那意思是:你不把东西给我,我就是杀了我媳妇。你媳妇和哈登是清白的啊?你拿她威胁有啥用啊?

上次见到如此迷醉的逻辑还是小时代的某一部:以为自己得了癌症的顾里为了不拖累朋友们,故意说自己和席成睡了,然后引发姐妹大撕逼。

信条里这种牵强的动机比比皆是。所以我们能看出:人物形象单薄,导致动机难以服众,动机不够,故事的进行就变得特别苍白。而当一个非纪录片,特别是院线商业片,连故事都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,你炫技炫得再好,也难以掩盖本片的失败。就像我原答案打的比方,客人去饭店是吃饭去的,不是看你一边颠勺一边耍杨家枪的。

信条宣发时几乎都在强调一点:烧脑,甚至不少 *** 说这片子你得看三遍才能懂。这说明这部片子除了炫技已经实在没有别的能够拿出手。

很多人说,你应该看看影评,但看影评只能是为一部足够优秀的片子锦上添花,而无法帮一部烂片扭转乾坤。

诺兰曾经优秀的片子,比如黑暗骑士和致命魔术等等,第一遍看的时候,我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享受和最后揭开迷雾的 *** ,所以读影评看到其他人的解读时,我会赞叹“原来还可以这么理解”,让我在已经认可这部片子后有了另一层体验。

让子弹飞也是,十年后这部电影已经快成了显学,各种解读层出不穷,很多桥段也成了经典梗,但这部电影之所以牛逼,就是因为你啥解读都不看,就当一普通观众,在电影院里看看张麻子和黄四郎你来我往的斗法,也觉得好看。

显然,信条并不具备这些东西。因为诺兰名声在外,所以很多人看不懂之后不敢说他不好看,怕被人说智商低,这也正常,但从信条目前引发的争议来看,如果下一部诺兰的电影还是这个水平,必然会恶评如潮。

另外我查了一下,他弟弟乔纳森-诺兰自从星际穿越之后就没给他再当过编剧,此后诺兰的片子就越来越乏力。所以以后想要装逼可以这样:虚假的诺粉粉的是克里斯托弗,而真实的诺粉粉的是乔纳森。

诺兰的《信条》,为何在豆瓣评分不足8分?

《信条》从上映最初的8.4分,到如今的7.8分,《信条》成为了诺兰导演的所有作品中,评分倒数第二的作品。思考了很久,出于对诺兰导演的喜爱,纵然离首映已经过了许多时间,还是打算说一说它。

7.8分不至于说是烂片级,然而对于观众的期待来说,这远远不够。 片子里明明有大量时空变化、视觉语言等经典诺(xuan)兰(ji)元素,观众却依然不买账,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?我认为悬念的缺失和情感的寡淡是最重要的原因。

关于这部影片

事实上,电影中悬念的缺失和情感的寡淡是基于同一个理由,在于《信条》中祖父悖论真相过早的揭露。电影虽然没有解释它的原理,只用了“不要试简介理解它,感受它就好”这样的话来搪塞,但当男主无名意识到“因果倒置”、“一切皆已注定”时,整部电影已经失去了悬念和戏剧的张力。

无论逆时间的概念有多么复杂,电影的画面运用了如何精美的技术,当观众在经历了各种琢磨后开始渐渐理解影片所谓的「逆时间」,主角已经先一步理解了所有概念——What h *** ened, h *** ened。发生了的,已然发生。反过来当然是,没发生的永远不会发生。

《信条》依然有比较特别的一点:尽管发生了的注定发生,没发生了的不会发生,但这一切需要在未来与过去的共同作用下呈现,也就是说未来的人必须与现在的人,通过可以逆行时间的旋转门互相配合,才能造就最终的结局。当这一切揭露后,电影便变得索然无味。

影片最大的危机“反派毁灭世界”变成了一场儿戏。因为过去如果真的毁灭,主角便不会回来。影片在这种左右互搏式的设定下,早早失去悬念。只留下一堆既定动作,主角们照着剧本按部就班完成即可。略显乏味。

当所有人的命运都注定时,人物的命运就变得轻飘而廉价

主角无名在奥斯陆的机场自由港里遇到从前的自己并与之打斗时,他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真相。从那时起他就已经知道,他接下来的所有动作,不过是剧本里的一部分。他们去取出世界末日的算法,只是去充当一次演员,去完成好时间拼简介。

末日根本不会发生。然而更廉价的是,男主无名在这里完全失去了他的精神内核。我们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,也不知道为何他甘当工具人 ,对完成未来已注定的时间闭环游戏毫不抗拒。

当然,你也可以说这就是男主的高尚觉悟,哪怕一切都已注定,但在他自己看来,为时间闭环去拼上最后一块简介,也是在拯救世界。

那么问题就又回到了我说过的情感寡淡。从头至尾,我们对男主无名的前史,一无所知。这个人从哪来,至哪去,在乎什么,爱着什么,恨着什么,又怕着什么?影片都没有呈现。所有关于内心的情感动机,也全都一片空白。既然这样,观众又怎能去好好理解,他在时间闭环中所做的选择呢?

结语

之所以影片在情感与叙事上会崩成这样,究其根本,还在于这一次诺兰导演炫技太过严重。由于「时间逆行」的概念设置的相当复杂,影片无法留出更多余地去诠释人物行为的内心动机,也无法找到一个更合适的铺开悬念的方式。

同时,观众也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留在了研究影片的逻辑原理上,自然也没有余力去感受人物和故事。诺兰却沉迷于他创造出来的时间概念,无论是情绪还是叙事都铺陈的太过空白,也难怪《信条》此次的评价不尽如人意。

诺兰的《信条》,为什么在豆瓣评分不足8分?

《信条》是一部有着非常创新想法的 *** 片,非常值得肯定的是,诺兰的这部《信条》如《盗梦空间》一样有着非常创新的想法、高超的拍摄技术和烧脑的非线性化叙事,打破了当今市场上商业大片的常规,让人耳目一新。

如果你把这当做一个休闲电影,那它一定会让你失望

如果你把这当作一个休闲电影,那它一定会让你失望,不是一个合格的电影。但是,如果你把这当作一个智力测验,那它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智力测验。也许对于普通观众,观影姿势在15分钟处已经说得很明白了,不要尝试去理解它,要去感受它。如果放慢节奏或者多看几遍,可以发现这个电影剧情的逻辑还是完整的,看完之后,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,也都能获得一个解释,但是太费脑子了!

一开始介绍子弹逆向的情节,我感觉很扯淡

如果子弹的运动可以由我的手势随意操作,那我岂不是可以对子弹的历史有多种演绎,也就是我可以选一个扔子弹的动作,但是也可以选不扔他。他的运动就受我随意地控制了?我觉得很荒谬。直到我想得更深一层,才发现这个设定是无比正确的。反而我所谓的随意控制它是一种错觉。这是一个决定论的世界,我的每一个行为都被我的前一秒宇宙状态所决定,反而我们感受到的控制感或者说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。

《信条》没那么难懂!不要被什么烧脑的评价唬住了

《信条》没那么难懂!不要被什么烧脑的评价唬住了。诺兰在表层上永远是雅俗共赏的,即使观众啥都不懂也能看出有意思来。所谓烧脑,烧的是你出影院开始琢磨的脑,不是在影院看片时的脑。诺兰安排了很多解扣的点,认真看就能get到!

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